中央和央行突然放大利好 赚钱效应爆棚? |
|
刚刚,中央放了个利好,这还是第一次!
刚刚(5月16日)晚间,新闻联播报道:
5月16日上午,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,分别研究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工作。
习近平强调,必须加强产权保护,健全现代产权制度,加强对国有资产所有权、经营权、企业法人财产权保护,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产权保护,加强知识产权保护,增强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感。
这还是中央首次提及要"增强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感"。
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,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是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,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,重点推进"三去一降一补",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、困难多而不作为、有风险而躲避、有阵痛而不前,要树立必胜信念,坚定不移把这项工作向前推进。
盘后还有个利好:央行"放水"2900亿元
5月16日,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,人民银行对21家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(MLF)操作共2900亿元,其中3个月1750亿元、6个月1150亿元,利率与上期持平,分别为2.75%、2.85%。
对此,刀锋分析:预计明天还能涨!
一场无法细说的分歧?
值得关注的是,知名财经人士曹山石却指出,这是一场机构无法细说的分歧。
5月16日一早,人民日报刊文,我国经济实现了运行平稳、结构优化、民生改善的较好开局。
晚间新闻联播,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,要求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
最重要一点,央行再次实施2900亿中期借贷便利(MLF)。但曹山石指出,5月MLF到期规模不足1500亿。两笔MLF到期时间分别在5月19日和5月27日,各为475亿元和1003亿元。
很明显,央行给的资金量多过本月MLF到期量。
这一连串消息读起来,似乎有点微妙的分歧?
政策转向了么?曹山石称,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,不好细评,但必须关注随时留意--现在世界上的形势,不是东风压倒西风,就是西风压倒东风。
只能讲一个段子,对于两个经济形势解读的解毒:增加分歧,无法形成一致预期,有利于增加市场流动性,利好券商股。
反正今天(5月16日)A股因此午盘以后持续走高了。
赚钱效应为何突然爆棚?
不得不说,上周权威人士的文章引发了恐慌,对股市产生负面影响。
周末中央两大部委紧急辟谣安抚市场:证监会表态重组政策不变,央行声明货币政策将继续稳健。给点儿阳光就灿烂,周一沪深股市顺势反弹。
今天(5月16日)的大盘明显跌不下去,盘中每次回调都被资金迅速拉起。
指数和成交量并不令人心动,但今天股市的赚钱效应却足以用"爆棚"来形容。涨停板59只,这里面自然涨停有53只,很多都是午后才开始放量涨停的,资金抢筹意愿强烈,这在最近的市场是非常少见的情况。
关于后市,应该如何判断呢,刀锋还是那句话,炒股就是超预期,预期未来有哪些消息呢?
先罗列四方面潜在利空如下:
1.货币紧缩后,信用风险将持续暴露,影响风险偏好及流动性预期,五六月份是信用评级调整的主要时段;
2.定增解禁及减持问题可能构成制约市场的重要压力,去年牛市定增股陆续到期;
3.欧洲杯、英国脱欧公投等事件;
4.六月美联储议息会议或重新带来对汇率波动的担忧。
而预期中的利好因素有:
1、货币紧缩可能并非想象中那么剧烈
2、深港通和沪伦通
3、A股纳入MSCI指数
4、养老金入市等。
中短线来讲,鉴于未来消息面仍存不确定性,对于今天的反弹,刀锋判断仅是情绪上的修复,虽然还能继续但并不会持续太久。
大盘很难再回2900上方,很可能某个突发利空来袭,再一次断崖向下,稳健的朋友也可以不参与这次反弹行情。仓位不重的,可以适度参与"抱团取暖"的结构性行情。
长期来看,若真如多数机构预测,2500点是历史大底的话,目前2800点位置也并不高,深度满仓套牢的也不用瞎操心了(比如亏损50%以上),躺下装死即可(有工作的认真工作;没正经工作的,平时可以学学投资知识和炒股技巧,机会来了你能更好把握)。
防守反击:赚业绩的钱
光大证券在策略周报中分析,建议关注估值相对合理、业绩增速相对确定的价值型成长品种,特别是医药生物、食品饮料、电子、汽车等消费领域的白马公司。
需要注意的是,这类公司受制于成长性的趋势性下行和流动性难以大幅改善,内在估值上行空间有限,收益空间主要来源于相对确定的业绩增速,属于防守反击品种。
|
上一篇: 央行释疑4月份M2骤减:与股市降温等因素有关
|
下一篇: 证监会:严查“忽悠式”重组等违法违规行为
|